·编者按·
新中国今年将迎来七十周年华诞,据记者查询,我市名叫“国庆”的人有数千人。这个名字寄托着长辈对新中国的祝福,也包含着他们对孩子的期望,“国庆”的故事也折射出新中国在发展中的光辉历程。
我们将采访多位名叫“国庆”的市民,通过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展现亳州发生的巨变,反映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历程。如果您的名字叫“国庆”,或者您的亲戚朋友有叫“国庆”的人,请您跟我们说一声,从今天起,我们带你聆听“国庆”的故事。
牛国庆正在值班室接警
曾经是调皮少年,穿过军装,当过保安,如今,他又成了一名基层派出所辅警。“90后”牛国庆对于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,“虽然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琐碎事,但我们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了,还是感觉很有成就感的”。
“鸡毛蒜皮不是小事”
6月20日,谯城公安分局大杨派出所。
“刚到郭万村处理了一起家庭纠纷,处理好了!”刚刚处警回到所里的牛国庆一脸兴奋。他介绍,该村一对夫妻因为家庭矛盾闹离婚,女方一气之下就报了警,他们通过对双方耐心劝说,让夫妻俩重归于好,“让他们都想想对方的好处,考虑一下如果离婚了,孩子该咋办。其实这次纠纷也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。”
平时牛国庆接触到的类似小事还真不少,除了夫妻吵架要劝解,谁家丢了猫狗,他们也要帮着寻找。一个多月前,大杨镇刘匠村一村民家的狗丢了,主人来到派出所让民警帮忙寻找,“我们通过调取沿途监控,并没有发现狗跑出村子,结果三天以后,这狗又自己回家了”。
据统计,大杨派出所每天接警十余个,绝大部分是纠纷类和寻物的。“虽然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大事。”牛国庆说,他要做的就是配合值班民警把事情处理好。
“我在军营里完成‘蜕变’”
1990年出生的牛国庆家住亳州经开区孔庄,因生于国庆节,父母就给他取名叫“国庆”,“一方面是有纪念意义,另一方面可能也希望我能有出息”。
然而,自称很“皮”的牛国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乖孩子”。上学的时候,成绩并不理想,他还喜欢和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到处闲逛,虽然不惹是生非,但也让父母操碎了心。在他中专毕业以后,家人建议他去当兵。
“他们说我体格弱,到部队锻炼一下有好处,其实是想让我到部队里被管管。”牛国庆笑着说,他当时在福建某武警部队服役,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收获很大,“可以说,我在军营里完成了‘蜕变’。原来我脾气不好,也不喜欢跟人交流,到了部队以后,思想意识和纪律性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,脾气好了,见人也能主动打招呼了,最主要的是更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了”。
2012年,从部队退伍后,牛国庆当了几年的保安。去年5月份,他来到大杨派出所,成了一名辅警。
“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祝福”
“为什么想当辅警呢?”记者问。
“我觉得这个工作挺有成就感。”牛国庆笑着说,虽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800元左右,“但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好”。
牛国庆介绍,他们现在正常情况下是上两天班休息两天,遇到秸秆禁烧这样的特殊时期是上三天休息一天,白天接处警,晚上还要去巡逻。
“现在我们各个村都设有监控,实现了天网全覆盖,农村治安比前些年有明显改善。”牛国庆说,偶尔也会遇到有打架斗殴的,但他们现在主要处理的还是纠纷类的问题。
今年10月1日,牛国庆就将迎来他29岁的生日。“我和祖国同一天生日,祝福祖国越来越好,更加繁荣昌盛。”牛国庆说,他会把对祖国的这份祝福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,解辖区群众之忧,保一方百姓安全。
“国庆,有群众反映,有人撵兔子损坏庄稼地。咱们赶紧去!”同事在招呼牛国庆。“来了!”说着,牛国庆和记者挥手道别,快速跑向了准备出发的警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