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戛戛秋蝉响似筝,听蝉闲傍柳边行。小溪清水平如镜,一叶飞来细浪生”。这首诗是宋代徐玑在他的《秋行》诗中描绘作者在小溪旁柳树边散步,令人陶醉的蝉鸣似古筝之音的优雅环境,诗意深远,妙趣横生。
夏末初秋,蝉开始夺枝高歌。田畴郊野,绿叶翠蔓,蝉鸣从绿树丛中跑出来,季夏的耳郭,蝉声如沸,清越嘹亮,起初只有三两声,其声丝丝缕缕,清浅细滑;一转身,无数只蝉纷纷牵起手,奏响宏大的合唱。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《答白刑部闻新蝉》诗中云“蝉声未发前,已自感流年。一入凄凉耳,如闻断续弦”。描写了蝉的歌声如鼓筝齐鸣,如浪潮进涌,悦耳动听,恰似一曲美妙的天籁之音。
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”,初秋季节,一缕蝉鸣是一朵朵红荷,缕缕蝉鸣捧亮了季夏的眸子,捧亮了碧绿的湖面。在夏末初秋中行走,走出了盛大的热烈,收藏了浓浓的记忆。正如南唐诗人李中在《海上从事秋日书怀》诗中云“千里梦随残月断,一声蝉送早秋来”。描写蝉鸣声声,秋风阵阵的美妙景象。
金蝉是蝉鸣声中最动听的一种,我特喜欢金蝉歌唱,因其声音独特,在十几种蝉鸣声中,我能辨别金蝉的叫声。孩提时,我和小伙伴们一道,一根竿,一张网,用来捕捉金蝉,它不仅声音好听,而且全身金灿灿,逗人喜爱。记得南北朝萧子范《后堂听蝉》诗中云:“试逐微风远,聊随夏日繁。轻飞避楚雀,饮露入吴园”。全诗紧紧扣住了聆听蝉鸣,笔调清新,立意鲜明,细细品读似乎可以听到蝉鸣悦耳的歌声。唐代诗人卢仝《新蝉》诗中云:“泉溜潜幽咽,琴鸣乍往还。长风剪不断,还在树枝间”。宋代诗人朱熹《南安道中》云:“高蝉多远韵,茂树有余音”。其诗寓意深刻,余音袅袅,将蝉鸣描写得栩栩如生。
“日夕凉风至,闻蝉但益悲”唐代诗人孟浩然《秦中感秋寄远上人》道出了蝉的一生十分苦衷与悲伤。它在夏季还未送走的炎热伏天中鸣叫,不仅是生命的歌唱,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留念和期盼,当它在地下忍受难熬的黑暗后,钻出地面爬上树梢,为的是换取不足二十天的欢歌,而这却是蝉的生命中最华丽壮美的时刻,也是它生命最后的时刻。当它以热烈的鸣唱,来昭示它短暂生命灿烂辉煌,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快乐之中。